从换将到换帅!独资公募如何跨越权益投资的“乔戈里峰”?
发布日期:2024-05-08 00:42    点击次数:105

不知不觉,权益(A股)投资已经成为外商独资公募难以治疗的“痼疾”和“心腹之患”。

2月24日,首家外资独资公募贝莱德基金公告总经理变更。

原总经理张弛因个人原因离任,现任督察长陈剑代任总经理。

至此,这家全球头牌资管资管机构的中国子公司,已经几乎更换了其首任班底的多数关键“角色”——包括公司首任董事长、总经理和第一任权益基金经理。

人事大幅变动的背后,是该基金公司的多个权益基金至今亏损严重,权益投资规模常年难有起色的现实(下图)。

类似的情况不止于贝莱德,另一家独资公募的代表富达基金,其成立于熊市后半期的首个权益基金富达传承6个月也遇到同样的挑战。

尽管该基金成立时,富达总经理黄小薏(上图)屡屡高调的宣称“富达强在投研体系”,希望将境外的经验带回来,进一步结合中国市场的特点发展。

但该基金依然在不到一年内累计亏了11%以上(截至2月23日),期间最大亏损甚至接近19%(下图)。

类似的,另一家外商独资机构路博迈的权益基金在同期也有明显回撤(下图)。

外商独资公募“三巨头”的持续受挫,显示A股投资有成为独资公募“乔戈里峰”的可能性。后者在登山圈被认为是8000米以上“最难逾越”的山峰。

终于出手换帅

在贝莱德首任董事长汤晓东离任半年多后,公司首任总经理张弛也终于告辞。

2月24日的公告显示,张弛(下图)因个人原因离任,由现任督察长陈剑代任总经理。

至此,算上此前离任的唐华和汤晓东,整个贝莱德基金首任班底的诸多关键角色均已更换。

而考虑到陈剑的“代任”性质,显然贝莱德还将在未来确定一名新的总经理人选。

有关方面在贝莱德基金的人事方面“翻烧饼”的意图已再明显不过。

多只权益基金多只权益基金普遍回撤

此事背后,则是该机构旗下多只权益基金连续深度回撤,短期内无望回本的现实。

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截至2月23日,贝莱德基金旗下的四只权益基金全线亏损超过10%的局面。

其首只权益基金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在发行时曾以高达66.8亿元的首募成绩,成为同期募集效果最好的权益基金。但随之而来的是,该基金业绩的持续走低,在过去半年的时间内更是几度低于0.6元(下图)。

更加要命的是,贝莱德基金旗下权益产品的“回撤”几乎是“普遍性”的。

紧随新视野后募集的贝莱德港股通远景和贝莱德先进制造,迄今分别亏损了32%和19%(截至2月23日)。

甚至,该基金公司随后引入的神玉飞等国内大腕也“水土不服”,后者管理的贝莱德最新一只权益基金贝莱德行业优选耗时11个月终于下跌了16%。

“重建团队”?

在权益基金频频受挫后,贝莱德基金显然在逐步的进行应对,应对力度也越来越大。

最先时候,是对投资团队进行动作。引入内地资深权益基金经理神玉飞算是一招“重拳”。后者在老东家曾经创下六年多盈利141.7%的业绩(下图,数据来源choice)。

随后,公司的管理层开始发生变更,首先是公司创始团队、首任董事长汤晓东的“淡出”,2023年6月份,有报道称汤卸任公司董事长,一个月后,汤晓东被证实履新城堡证券,担任中国业务负责人。

随后是2024年1月,首只基金核心基金经理之一唐华的去职。

再后来就是总经理张弛卸任。

与此同时,贝莱德重建团队的努力也在加速。1月15日,曾在中投公司、招银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等多家公司创造辉煌业绩的范华(下图)被宣布就任贝莱德集团中国区负责人。

紧接着,今年2月1日范华兼任贝莱德基金董事长,开始主掌此项业务。

而考虑到接任贝莱德基金总经理的陈剑属于“代任”性质,该机构预计还将很快宣布一位新的总经理人选。

范华领衔的团队,究竟会把贝莱德基金带往怎样的发展前景?全球最大资管机构的中国子公司会呈现怎样的明天,还需要时间来观察。

“同病相怜”

贝莱德基金是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但紧随其后成立的两家独资公募机构也业绩不佳,堪称“同病相怜”。

富达基金曾经是最被看好的一家,它此前有成型的投研班底——富达利泰。后者长期驻扎在国内,且接受富达全球的成规模委托资金,理论上不应对A股市场“陌生”。

此外,它们还引进了一位在公募业内颇有建树的总经理——黄小薏。后者曾经带领上海的另一只合资公募机构取得了有力的业务规模的拓展。

唯一的“遗憾”似乎是富达依然选派了一位没有A股公募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讲话有浓重“港普”口音的周文群(下图)。

此事在富达首只A股公募基金发行前即已备受关注。

当时,有观点认为,从历史上看,外商合资(或独资)机构敢于在首只基金选派“非A股公募熟手”掌舵者,多半要付出可观学费(阶段性净值重大回撤)。

而富达团队则不遗余力的在富达传承6个月首募期间,宣传富达团队的优势,公司总经理黄小薏在同期受访时强调: 会防止基金经理去“博弈”,拿投资者的钱冒险,并预计最终能长期维度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

拟任基金经理周文群也在受访时重点谈及:富达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手,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研究超40年。

但从目前情况看,富达传承6个月基金,基本上在重复此前贝莱德、路博迈走过的“弯路”:

相关产品业绩净值在成立后出现明显回撤,且迄今距离正收益有较大距离,浮动亏损最高时接近19%。而这一切仅仅发生在基金成立后十一个月内(下图)。

成为“痼疾”?

首批3家外商独资公募,在海外均有显赫的股东背景,甚至有全球管理规模前五名的两家大型机构背后“加持”。

但最终,上述机构的权益投资业绩都不理想。

这或许表明,对于外商独资公募机构而言,A股投资业绩的“不理想”,不是一个偶发病,而是一个“常见病”。

如何处理A股权益投资,可能会成为外商独资公募长期须面对的“考验”和“痼疾”。

 “药方”何求?

来自业内的观点认为,外资主导的机构固然有经验丰富、重视品牌声誉的特点,对人才也非常重视和“友好”。

但也有个别公司的部分业务环节,存在值得反思的地方。

比如,独资公募机构普遍强调“国际经验”,而未必同等重视“本土智慧”。许多事项的决策更多听取公司更高层乃至外方对应团队的意见。

再比如,独资公募机构的“汇报流程”普遍很长,不少问题需要纳入到整个亚太区乃至更高层面去沟通、复核,后者可能导致关键举措的反馈流程延宕。

再比如,相比内地公募机构直接、有力的考核制度,以及高效的执行文化,部分外资机构往往会考虑更多方面因素,决策时顾虑重重、思前想后、难下决心。

从团队角度来说,这可能是更加“人性化”的安排。但对基金持有人而言,这可能导致了其所享受的投研产品的服务水准间或失序。

事实上,外商独资如今面临考验的部分——A股权益投资,恰恰是内地投资机构竞争最为激烈的所在。

在最“卷”的细分市场迟迟打不开局面,或许很多问题真的要从文化上找找原因。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Powered by 天津炒股配资申请_在线炒股申请配资_炒股10倍配资操盘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站群系统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